考試中三段論是我們經常會碰到的重要題型,題干給出一個或多個前提以及一個結論,問要得到結論需補充哪項作為前提便是我們三段論中的前提型。前提看似需要很嚴謹的邏輯性才能找出來,其實不然,我們也可以通過某些小技巧瞬間秒選答案。而這個技巧便是源于三段論自身的特點。
所有A是B + 所有B是C → 所有A是C
所有A是B + 所有B非C → 所有A非C
有些A是B + 所有B是C → 有些A是C
有些A是B + 所有B非C → 有些A非C
從標準形式不難看出:
① A、B、C每個概念都共出現兩次
② 前提中必有一個“所有”
③ 否定詞成對出現
④ 結論中量項能被前提推出
根據這幾個特點我們就可以直接通過排除法把缺少的前提找出來,比如來看兩道例題:
例1:任何無法量化及不設定時限的目標都是無效的目標,而任何無效的目標都沒有實際操作的方法。因此,詳細的職位規劃不是無法量化及不設定時限的目標。
為使上述論證成立,必須補充以下哪項作為前提( )
A.詳細的職業規劃有實際操作的方法
B.詳細的職業規劃不都是無效的目標
C.有效的目標都是可以量化和設定時限的目標
D.無法量化及不設定時限的目標沒有實際操作的方法
解析:根據題干第一句可推出任何無法量化及不設定時限的目標都沒有實際操作的方法,根據這句得出題干結論“詳細的職位規劃不是無法量化及不設定時限的目標。”,由第一個特“每個概念共出現兩次兩次”可知無法量化及不設定時限得目標出現兩次不再出現,排除C、D選項,“實際操作方法”和“詳細職業規劃”還差一次,A符合,故,正確答案為A。
例2. 在本屆運動會上,所有參加自由泳比賽的運動員都參加了蛙泳比賽。再加入以下哪項陳述,可以推出“有些參加蝶泳比賽的運動員沒有參加自由泳比賽”?
A.所有參加蝶泳比賽的運動員也參加了蛙泳比賽
B.有些參加蛙泳比賽的運動員參加了蝶泳比賽
C.有些沒有參加蛙泳比賽的運動員參加了蝶泳比賽
D.有些沒有參加蝶泳比賽的運動員也沒有參加蛙泳比賽
解析:題干結論量項是有些,根據標準形式前提也必須有“有些”,排除A選項;題干已有前提和結論共有一個否定詞,還缺一個否定詞,B沒有否定詞、D有兩個否定詞,都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
根據上面兩道例題我們看到,對于三段論中補充前提的題型我們可以用特征快速準確確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