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
建立新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圖片來源:中國政府網
1、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確、治理完善、運行高效、監管有力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形成基本服務優先、供給水平適度、布局結構合理、服務公平公正的中國特色公益服務體系。
2、今后5年,在清理規范基礎上完成事業單位分類,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的改革基本完成,從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會保險、財稅政策和機構編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明顯進展,管辦分離、完善治理結構等改革取得較大突破,社會力量興辦公益事業的制度環境進一步優化,為實現改革的總體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事業單位的職工未來將何去何從?
《意見》為科學劃分事業單位類別指明了方向:
按照社會功能將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
改革后原有事業單位的職工將何去何從?
《意見》明確,對部分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要認真梳理職能,將屬于政府的職能劃歸相關行政機構;職能調整后,要重新明確事業單位職責、劃定類別,工作任務不足的予以撤銷或并入其他事業單位。
對完全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可調整為相關行政機關的內設機構,確需單獨設置行政機構的,要按照精簡效能原則設置。
已認定為承擔行政職能、但尚未調整到位的事業單位,在過渡期內繼續按照現行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履行職責,使用事業編制且只減不增,人事、財務、社會保險等依照國家現行政策規定實施管理。
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將其轉為企業;
對從事公益服務的,繼續將其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
今后,不再批準設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
也就是說:
1、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參公事業單位)人員未來或轉為公務員或安置到其他事業單位。
2、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人員,對于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將全部轉企改制,這部分職工將失去原有事業單位編制。
轉企職工也無需驚慌,國家早已為你們安排好了政策保障。
《意見》指出,為平穩推進轉制工作,可給予過渡期,一般為5年。
在過渡期內,對轉制單位給予適當保留原有稅收等優惠政策,原有正常事業費繼續撥付。
在離退休待遇方面,轉制前已離退休人員,原國家規定的離退休費待遇標準不變,支付方式和待遇調整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轉制前參加工作、轉制后退休的人員,基本養老金的計發和調整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保證離退休人員待遇水平平穩銜接。
在醫療保障方面,離休人員繼續執行現行辦法,所需資金按原渠道解決;
轉制前已退休人員,轉制后繼續按規定享受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補充醫療保障等待遇。
有條件的轉制單位,可按照有關規定為職工建立補充醫療保險和企業年金。要進一步做好離退休人員的服務管理工作。
北京市已在探索將醫院、高校不再納入編制管理。
2015年5月,北京市發布《關于創新事業單位管理加快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意見》,提出對現有高等學校、公立醫院等,逐步創造條件,保留其事業單位性質,探索不再納入編制管理。對現有編內人員實行實名統計,隨自然減員逐步收回編制。
多地按下事業單位改革“快捷鍵”
2019年3月,財政部、稅務總局、中央宣傳部聯合發布《關于繼續實施文化體制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若干稅收政策的通知》,為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提供了諸多稅收優惠政策。
現在不少地方已經按下了事業單位改革的“快捷鍵”。
2018年,黑龍江出臺《黑龍江省深化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實施意見》,截至2019年10月底,全省省直涉改事業單位合計精簡機構573個、占比51%,精簡事業編制近2萬個、占比29%,精簡內部機構1402個、占比28%。市縣事業機構和編制精簡均超10%。